湖湘精神
湖湘精神
精神导图

湖湘文化历史代表人物
屈原
-
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,构成湖湘人文最重要的血脉与基因。
-
同情贫苦百姓,体恤民众。无私无畏,勇敢高尚,有着独立不朽的人格。
-
坚持理想、宁死不屈、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,不屈不挠上下求索,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不同流合污的精神。
-
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”,“宁溘死以流亡兮,余不忍为此态也”,“民生各有所乐兮,余独好修以为常”,“虽体解吾犹未变兮,岂余心之可惩”。
周敦颐
-
开创了宋明理学,对儒、佛、道思想的合流进行了熔铸改造。为后来的”二程”、朱熹的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。
-
教人向善,进德修业,建立以诚为本的伦理道德学说。主张太极而无极,至诚主静;提倡文以载道、明慎用刑。
-
著《爱莲说》借物言志,用莲花自喻,洁身自爱,花之君子也。
-
他追求君子的胸怀坦荡,光明磊落,为人正直,具有独立人格。
-
君子和隐士相比,他不避世,敢于担当,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,和追求富贵的人相比,他不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,而是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。
-
对后辈子孙鲁迅(周树人)、周恩来的思想与人格大概也有所影响。
王夫之
-
开创近现代湖湘精神文化思想之始祖师爷
-
自题堂联“六经责我开生面,七尺从天乞活埋”,足见对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感与凛然大义的崇高气节。
-
提出均天下、反专制。
-
为了事业和理想,从来不为利禄所诱,不受权势所压,就是历尽千辛万苦,也矢志不渝。
-
认为天理即在人欲中,无人欲,则天理变无从发现。
-
受其父影响,养成士人风骨,敢于赴死抗争
曾国藩
-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,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
左宗棠
-
特立独立,铮铮铁骨,对外来的欺压不能容忍,霸蛮反抗争斗。
-
后半生征战疆场,推行洋务运动督办南洋事务,平定太平军、收复新疆等。
郭嵩焘
-
洋务先知,近代中国最早懂得西方政教,痛恨反手关家门,力主开眼看世界。认为中国“富强”的“本源之计”在于循习“西洋政教”,厘正治国之本。
-
作为孔孟信徒58岁出访西方后,觉得那才是真正的礼仪之邦,常念『每叹西洋国政民风之美』。
-
呼吁国人要摒弃传统的“夷夏之辨”,理智地分析西方事物,放下“天朝上国”的架子向西方学习,树立新的世界意识,走富国强民的近代民族主义道路。
-
把自己的主强与思想薪尽火传到严复身上,引发后来西学东渐思潮,也为维新变法思潮开了先河。打破了束缚人们思想的传统的“夷夏观”、“体用观”、“道器观”、“本末观”等。
谭嗣同
-
一个真正具有现代人格气质的民族先驱。
-
宣扬心力学,强调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,突出个体意志自由与主体创造性。
杨度
-
君主立宪救国志士
-
主张中国必须在法律上消除家族的各种特权,国家和人民之间,是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,国家对人民要有“教之之法”和“养之之法”,国家要给人民以“营业、居住、言论等等自由”,人民“对于国家担负责任”。
黄兴
-
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,无公乃无民国,有史必有斯人。
-
为人平实,做事有功不居,光明磊落,作战身先士卒,爱护袍泽,做人推诚务实,容忍谦恭,受谤不言诠,受害不怨尤,不道人之短,不说己之长。
蔡锷
- 民主革命家、军事家,主张“因时以制宜,审势以求当,未可稍有拘滞”的战争指导思想,为人艰苦奋斗、身先士卒。
宋教仁
- 主张“责任内阁制”,主张科学与民主。
毛泽东
-
伟大的诗人、书法家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战略家、政治家。
-
早年受船山学说、谭氏心力学影响甚深,作”心之力”树远大志向与信念。『天之力莫大于日,地之力莫大于电,人之力莫大于心。』『人活于世间,血肉乃器具,心性为主使,神志为天道。』
-
青年毛泽东说:“予于近人,独服曾文正。”
……